饮食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且可干预因素。健康的饮食模式(如地中海饮食)有助于降低炎症水平,而以高摄入油炸食品、红肉、加工肉类和高脂乳制品为特征的西方饮食则常导致炎症反应增强。膳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DII)是一种用于量化个体饮食炎症潜力的工具。其评分方法基于既往关于食物对炎症标志物作用的研究结果,涵盖45项食物种类。DII评分越高,提示饮食模式越具促炎性;而评分越低,则反映饮食富含抗氧化物和膳食纤维,具有抗炎特征。尽管已有研究探索了DII与多种疾病的关系,但结果仍存在不一致性,且其与多种健康结局之间的证据仍然不足。此外,观察性研究中难以避免潜在的未测量或未控制的混杂因素,这限制了对DII评分与疾病之间因果关系的探讨。
近日,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叶丁副教授在npj Science of Food(中科院一区Top期刊)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diet-induced inflammation and health outcomes: a population-based ph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全面评估了 DII 与多种健康结局的关联,并强调了抗炎饮食对于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该研究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数据,利用29种食物成分计算DII评分。随后,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DII在不同疾病表型队列中与健康结局的关联。为进一步探讨DII与健康结局之间的因果关系,该研究在140,669名个体中开展了DII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并据此开展全表型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以系统分析遗传预测的DII与健康结局的关系。基于上述分析结果,该研究对DII与健康结局的关联进行证据分级,并通过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进一步验证。
在队列研究中,该研究评估了DII与845个健康结局的关联(N=78,390–207,832),结果显示DII与其中133个显著相关(多重校正后P<0.05),主要集中在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及内分泌/代谢系统。在全表型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中(N=121,978–315,586),基于rs7910002位点(GWAS中P<5×10⁻⁸)预测的DII与25个健康结局呈显著相关(多重校正后P<0.05)。DII与7个健康结局在不同分析中均表现出一致效应(均为多重校正后P<0.05)。进一步的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验证了DII可能会增加腹部疝、胆石症及背痛的发病风险(P<0.05)。
综上所述,该研究系统评估了DII对多类健康结局的影响,并发现其与背痛、腹部疝和胆石症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这些结果表明在人群层面,倡导富含抗炎食物的饮食模式,并减少促炎成分的摄入,可能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策略。

文章第一作者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4届本科生陈伟伟,共同第一作者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4届本科生刘可和2023级研究生景鑫喆。通讯作者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叶丁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毛盈颖教授。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38-025-005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