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团省委、省学联关于开展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丰硕成果,我院于寒假期间开展2025年“五个一”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通过理论学习、经典阅读、志愿服务、家乡宣传、母校回访等多样形式,引领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锤炼品格,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阅享书香,品味经典,本期推出“一部经典籍”系列——完成书籍阅读。深入阅读红色经典和中医药题材著作,通过完成读书报告并绘制思维导图,体会阅读乐趣,汲取知识力量。
探中医典籍,悟生命智慧
——读《黄帝内经》有感
预防医学24级1班蒋佳瑜
《黄帝内经》是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医经典,研读这部经典,不仅是对古老医学知识的探寻,更是一场与先哲对话、感悟生命真谛的奇妙旅程。
它以天人合一的理念为核心,将人体与自然紧密相连,让我明白人体健康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书中提到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了预防胜于治疗,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注重养生保健,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节情志等方式来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健康。
其深奥的理论体系,如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等,虽然晦涩难懂,但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它让我认识到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的挑战,更应该从《黄帝内经》中汲取智慧,学会顺应自然规律,注重身心的调养,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标。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医学著作,更是一部蕴含着哲学思想和生活智慧的经典,值得我们反复研读和领悟。
赤焰种梦:探索华夏复兴航道
——读《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有感
预防医学24级2班 朱彬燕
军史专家刘统摆脱传统的通史写作框架完成的《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是一部兼具学术严谨性和可读性的通俗化学术专著,围绕六个主题讲述了我们中华民族是如何从以前的落后走向现在的繁荣昌盛。
早期共产党人在军阀割据、列强环伺下,传播马克思主义,唤醒民众。这些在黑暗中探索尝试、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抱着坚定志气,化作一团团火种,燎原了黑暗的旧中国,点燃了中华儿女的勤奋、力量。火种燃烧成更旺盛的新中国,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美丽强国出发!
这不仅是党史记录,更是激励我辈奋进的精神源泉。我们更应铭记历史,传承先辈们的精神,在新时代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让先辈们播下的火种,在我们手中燃烧得更加炽热。
且看,另一端是流岚雾霭
预防医学24级3班 黄子依
在书房翻开《我与地坛》,宛如聆听生命强音。史铁生用平实文字,将人生苦难、母爱、坚韧一一道来。地坛是他的精神家园,双腿瘫痪后,他在此排解孤独、思索生死,沧桑与挣扎碰撞。面对残疾,他从痛苦绝望走向坦然,领悟“死不必急于求成”,敬畏生命、奋起抗争。书中母爱细腻感人,母亲默默守护残疾的他,他却在母亲离世后才痛彻体悟母爱的深沉,警醒我们珍惜当下亲人。史铁生一生坎坷,却始终乐观,让我们深知无法左右命运,却能掌控态度。其对生命、人性的思考深刻启人,书读完,内心难平。人生之路,靠自己抉择,只要心怀爱与信念,定能跨越艰难,奏响属于自己的生命乐章。
于苦难中洞察生命的坚韧
—读《活着》有感
预防医学24级3班 张鑫鑫
余华的《活着》是一部震撼心灵的著作。主人公福贵的一生,满是苦难沧桑,从富家少爷因赌博败家,沦为贫农,又历经被抓壮丁、亲人接连离世,到最后只有老牛相伴,命运对他太过残酷。
然而,福贵从未被苦难彻底打倒。他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回乡后默默承受生活重击,依旧耕地劳作,顽强 “活着”。家珍的不离不弃、凤霞的懂事乖巧,这些亲情的温暖如暗夜里的星光,支撑他走过风雨。
书中平实文字饱含力量,将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紧密相连,让我看到生命的渺小与坚韧。读完,我深刻领悟到 “活着” 本身就是意义,无论前路多崎岖,只要心怀希望、咬牙坚持,总能在绝境中寻得一丝曙光。它警示我珍视生活,不惧困境,勇往直前。
于暗夜破晓:《革命者》中的精神之光
预防医学24级4班 王烨彤
《革命者》是一部承载厚重历史与崇高精神的书籍,它为我们展现了革命年代的风云激荡。
书中,众多革命先辈的形象跃然纸上。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在绝境中抗争,为了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如李大钊,面对反动军阀的绞刑架,他大义凛然,以坚定的信仰诠释对共产主义的忠诚;赵一曼在与日寇的斗争中被捕,受尽折磨仍不屈服,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阅读这本书,我深受震撼与鼓舞。它让我明白,今日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他们的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奋勇前行,面对困难时,也要如先辈们一样,坚定信念,无畏无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跨越时空的革命火种:周恩来与长征的交响
——读《长征》《周恩来在巴黎》有感
预防医学24级5班 李诗涵
《长征》一书详细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长征这一艰苦卓绝的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勇敢、坚韧和团结等长征精神。周恩来作为长征的重要领导者之一,他的智慧、乐观和牺牲精神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支持毛泽东的军事战略,确立了正确的军事路线,为长征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周恩来在巴黎》则讲述了周恩来年轻时在法国巴黎的求学和革命活动,这段经历对他后来的革命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巴黎,他不仅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而且通过参与革命实践,培养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些经历为他后来在长征中的领导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平凡的世界》读书报告
预防医学专业23级3班 孙嘉诚
《平凡的世界》以质朴而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一群普通人在平凡生活中追求梦想、坚守信念的历程。
书中主人公孙少平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平凡并非平庸,而是另一种深刻的力量。他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过人的天赋,但他凭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在平凡中书写了自己的传奇。他深知生活的艰辛,却从未被困境所压垮;他明白未来的不确定性,却始终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心中有光,脚下就有路。平凡的路,也可以走出不平凡的人生。这种信念不仅激励着孙少平,也深深感染了我。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或许平凡,但只要坚守内心,就能在平凡中绽放光芒。
血肉苦难 辉煌飞升
——《苦难辉煌》有感
预防医学23级2班 吴越
金一南将军的《苦难辉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充满艰辛的岁月。读罢此书,我内心难平,对革命先辈的伟大气魄有了更深领悟。
《苦难辉煌》不仅是历史著作,更是精神宝典。当今时代虽无战争硝烟,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应传承先辈精神,坚定信念、勇于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更要以先辈为榜样,在学习和工作中不畏艰难,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铁肩担道义,脊梁铸国魂
预防医学23级5班 佘沈文
《国之脊梁》是一部描绘国家英雄的史诗画卷,展现了詹天佑、邓稼先、袁隆平等杰出人物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不朽功勋的故事。这些人物虽身处不同时代,但都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
脊梁虽从事不同事业,但都具有共同的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顽强的毅力和淡泊名利的态度。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新时代青年,提醒我们国家的繁荣离不开每个人的拼搏奋进。在当今时代,尽管和平,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等。作为新时代青年,应以这些英雄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提升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随着“五个一”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后续将继续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期待看到更多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